制度型开放引领新航向: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开启数字经济与绿色贸易合作新纪元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的正式签署,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的新阶段,从传统的关税减让转向规则、标准与规制的深度对接。这一历史性升级不仅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里程碑,更为区域合作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数字经济、绿色贸易等新兴领域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
在这一战略机遇下,广西、云南、海南、福建等与东盟经贸关系密切的省份迅速行动,从规则制度对接、物流通道升级到产业布局优化,多维度发力,积极抢占区域合作新高地。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桥头堡",在议定书签署当日即启动"拥抱自贸3.0"系列活动,揭牌成立中国-东盟自贸区3.0桂企出海服务站,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市场拓展、合规咨询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南宁同步举办的"面向东盟的规则对接与贸易促进合作交流会",通过政策解读、成果发布与实践分享三大环节,助力企业高效适配东盟合规要求,推动区域标准与自贸规则深度衔接。
福建与中国-东盟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东盟周"在福州成功举办,聚焦特色农产品与优质制造业的深度合作,搭建政策对话、务实合作与民心相通的高端平台。云南全面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持续强化与周边国家的"硬联通"与"软联通";海南正全力推进全岛封关运作,致力于打造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深化与越南等东盟国家在经贸、旅游、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
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方贸易额达9823亿美元,较2002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之初增长17倍。今年前10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6.18万亿元,同比增长9.1%,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6.6%。这些亮眼数据印证了合作的深厚基础与蓬勃活力。
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指出,3.0版升级将重点促进数字、绿色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强标准规制对接,推动基础设施和供应链互联互通。中国社科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强调,此次升级的关键在于合作重心从传统关税减让转向以规则、规制、标准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聚焦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实现更高水平的"软联通"。
数字经济已成为双边经贸合作的新引擎。在广西中越边境崇左市的中国·东盟(浦寨)小商品采购中心,中国主播通过TikTok Shop向越南消费者推介中国商品。"TikTok在越南很流行,年轻人特别喜欢购买中国商品。"并表示,景德镇陶瓷和智能厨房小家电深受越南消费者欢迎。"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签署,将为跨境电商发展带来极大利好,我们越南市场流量高峰时日均订单可达数百单。"
3.0版升级议定书特别注重支持中小微企业,通过促进电商应用、支持数字化转型和完善融资服务等举措,助力企业更顺畅地融入区域价值链。数字金融、数字物流等新兴业态已深度融入产业链各环节,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中国与东盟合作正从"物理联通"迈向"规则联通",从"贸易便利化"升级为"制度协同化"。未来,双方将在数字经济、绿色贸易、智能制造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打造区域合作新标杆,为全球经贸合作提供"中国-东盟方案",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贡献新智慧。在这一进程中,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将不仅创造巨大经济价值,更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区域实践范例。
相关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