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西地方新闻 > 广西新闻内容详情
广西iso认证
广西iso认证

广西直击"陆锁"困境,以运河破题开新局 2025-08-20 00:30:00 网络

打通内陆出海"任督二脉":平陆运河如何破局广西物流梗阻,重塑西南开放新格局


开篇:直击"陆锁"困境,以运河破题开新局


在广西这片依海而生的热土上,长期存在着一道看似矛盾的发展悖论——"最大的发展机遇在海,最大的发展瓶颈在陆"。主政者韦韬一语道破症结:"南宁到钦州港绕行560公里,物流成本高得像背着石头游泳。"这句话背后,是广西作为沿海省份却长期面临"出海难"的深层痛点:受制于西江航道通航能力不足,内陆货物需经广州港中转,每标箱运费比直接出海高出800-1200元,如同给企业利润套上沉重的"枷锁"。


如何打破这一制约发展的"任督二脉"?广西将目光投向了横亘在南宁与钦州之间的丘陵地带——这里即将诞生一条投资727亿元的"世纪工程"——平陆运河。这条全长约135公里的人工运河,自南宁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始,经钦州灵山县陆屋镇入钦江干流南下,直通北部湾钦州港,建成后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按照规划,2026年通航后,南宁经平陆运河至钦州港的航程将缩短至291公里,较现有西江绕行路线减少56%,综合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相当于为每吨货物"减负"超百元。


工程突破:世纪工程锻造"黄金水道"


平陆运河的建设堪称现代版的"愚公移山"。项目团队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在郁江与钦江分水岭地带,建设者采用"双线船闸+三级航道"设计,其中马道枢纽船闸单级设计年通过能力达2060万吨,相当于每天可通行30艘5000吨级货轮;针对喀斯特地貌区岩溶发育问题,创新采用"帷幕灌浆+桩基托换"技术,确保运河基岩稳定性;环保方面,通过建设生态护岸、设置鱼类洄游通道、实施航道疏浚底泥资源化利用,将工程对沿线生态的影响降至最低。


这条"黄金水道"的意义远不止于运输成本的降低。运河通航后,将形成"江海联运、水铁公空多式联运"的立体交通网络——西江中上游的货物可通过平陆运河直达钦州港,再通过海运辐射东盟、欧美市场;北部湾的海鲜、矿产品等也可逆流而上,直抵云贵川渝等内陆腹地。据测算,到2035年运河年货运量将突破1亿吨,带动沿线区域GDP增长超5000亿元,成为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核心引擎"。


枢纽经济:"运河带火一串城"的乘数效应


平陆运河带来的不仅是物流通道的畅通,更激活了沿线城市的"枢纽经济"潜能,形成"一河通、百业兴"的联动发展格局。


钦州港向"东盟汽车零部件枢纽"跃升。依托运河带来的低成本运输优势,钦州港正加快建设西南地区最大的汽车零部件集散中心。目前已落地12个新能源汽车配件仓储项目,包括比亚迪电池包分拨中心、五菱工业零部件物流园、宁德时代电芯转运基地等。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东盟原材料进口—钦州保税加工—内陆市场分销"和"内陆零部件出口—钦州组装出口—东盟市场"的双向循环。预计到2027年,钦州港汽车零部件年吞吐量将突破500万标箱,成为面向东盟的"汽车产业驿站"。


崇左凭祥变身"中越冷链走廊"核心节点。运河通航后,从越南谅山、河内等地采摘的榴莲、火龙果等热带水果,可通过陆运直达崇左凭祥口岸,再经平陆运河快速分拨至南宁、重庆等消费市场。目前,凭祥口岸正扩建10万吨级冷链仓储设施,引入智能温控系统,将越南榴莲的运输时间从原来的5-7天压缩至36小时,损耗率从15%降至3%以内。"以前水果运到南宁像'走长征',现在坐上'水上高铁',新鲜度直接拉满!"一位越南果商兴奋地说。这条"冷链走廊"不仅让广西人吃上更便宜的东南亚水果,更带动边境贸易额年均增长25%以上。


民生温度:从"运费账单"到"幸福清单"


平陆运河带来的变化,老百姓有着最直观的感受。在南宁国际铁路港,从事建材生意的王老板算了一笔账:"以前发一车瓷砖到钦州港,运费要6000元,现在走运河只要4200元,一年能省下30多万!"更让他惊喜的是,货物交付周期从7天缩短至3天,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


对沿线居民而言,运河不仅是"致富河",更是"生态河""幸福河"。运河沿线规划了12个生态文旅小镇,将建设骑行绿道、观景平台、水上运动中心等设施;移民安置区配套建设学校、医院、产业园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越南商人阮文胜的账本更印证了运河的经济价值:"以前从河内运货到钦州,运费占成本15%,运河通了能降到10%,每柜多赚500美元,这生意做得'算盘一响——黄金万两'!"


未来展望:以运河为笔绘就向海图强新画卷


平陆运河的修建,不仅是广西交通史上的里程碑,更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它将重塑西南地区的开放格局——让广西从"沿海的边陲"变为"开放的前沿",让内陆省区通过这条"水上丝绸之路"更便捷地拥抱世界。


展望未来,广西将以平陆运河为枢纽,构建"一河引领、多港联动、全域开放"的发展新格局:向东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协同,打造"组合港";向西深化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运营中心;向南加密与东盟国家航线航班,建设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基地。这条奔腾向海的"黄金水道",必将成为广西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脉",为西南地区乃至西部内陆开放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书写"向海而兴、向海图强"的壮美篇章。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