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西地方新闻 > 广西新闻内容详情
广西iso认证
广西iso认证

广西要以五菱宏光MINI EV为支点,打造全球新能源汽车"顶梁柱" 2025-08-05 08:54:34 网络

锻造新能源产业长板:广西如何以五菱宏光MINI EV为支点,打造全球新能源汽车"顶梁柱"


开篇:握紧"金钥匙",激活产业新动能


在全球汽车产业百年变革的浪潮中,中国新能源汽车正以雷霆之势改写行业格局。作为这一赛道上的"黑马选手",广西手握一张含金量十足的王牌——连续三年蝉联全球微型电动车销量冠军的五菱宏光MINI EV。这款售价仅3万元却风靡全球的"国民神车",不仅是柳州工业制造的骄傲,更是广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正如新任主政者韦韬所言:"我们绝不能捧着金饭碗要饭吃!"面对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激烈竞逐,广西正以战略眼光擘画发展蓝图,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锻造制造业长板的"主攻方向",全力推动其成为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


战略布局:双城联动构筑产业"黄金三角"


在广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中,南宁与柳州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正通过深度协同形成强大合力。南宁聚焦"动力心脏",打造全球领先的电池生产基地。走进比亚迪南宁生产基地,塔吊林立、机械轰鸣,三个总投资超200亿元的电池项目正全速推进。这些采用全球顶尖技术的"超级工厂",预计2026年全面达产后年产能将突破100GWh,相当于每年为超过100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能量心脏",年产值直指500亿元大关。这不仅意味着广西将跻身全球动力电池供应第一梯队,更如同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装上了一块"超级充电宝",为产业链上下游注入强劲动能。


柳州深耕"智慧躯干",剑指自动驾驶技术高地。作为五菱宏光MINI EV的"诞生地",柳州正以"智"提"质",联合清华大学等顶尖科研机构共建智能网联汽车实验室。这里不仅有国内首个面向L4级自动驾驶的封闭测试场,更规划了覆盖全城的智能网联交通示范区。按照规划,到2027年柳州将率先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常态化运营——从工业园区的无人配送车到城市道路的智能网约车,从智慧公交系统到车路协同基础设施,一座"未来出行之城"正在崛起。这种"技术突围"不仅将重塑柳州汽车城的产业基因,更为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插上了智能化的翅膀。


产业链协同:"糖葫芦效应"激活集群发展


如今,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串糖葫芦"式集群发展模式:以比亚迪电池为"核",以五菱整车制造为"体",以玉林电机、桂林电控等配套企业为"链",构建起从核心零部件到整车集成的完整生态。数据显示,仅2024年上半年,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就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7家,同比增长62%;产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同比增长38%,增速稳居全国前列。这种"龙头带动、配套跟进、集群发展"的模式,恰似一串晶莹剔透的糖葫芦——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相互赋能,共同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更令人振奋的是,广西正以开放视野融入全球产业链。五菱宏光MINI EV已远销欧洲、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智造"的新名片;南宁的电池产品打入特斯拉、宝马等国际车企供应链;柳州的智能网联技术标准正在参与制定行业国际规则。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域"领跑",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在全球产业版图中刻下鲜明的"广西印记"。


未来展望:长板锻造与区域经济新引擎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已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广西的实践启示我们:锻造制造业长板,关键在于找准自身优势、深耕细分领域、强化协同创新。五菱宏光MINI EV的成功证明,即使是看似"小而美"的产品,只要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持续技术迭代,就能成为撬动全球市场的支点;南宁—柳州的产业协同则表明,通过双城联动、优势互补,能够形成"1+1>2"的倍增效应。


展望未来,广西正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突破口,加速构建"研发—制造—服务"全链条生态体系。从建设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中心到打造面向东盟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基地,从培育智能网联汽车新业态到推动绿色能源与交通深度融合,每一个布局都瞄准产业前沿,每一项举措都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可以预见,随着产业链的持续完善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将成为广西制造业的"硬核担当",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澎湃动力,更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贡献"广西方案"。

相关标签: